美国计划对国家科学基金增加近100亿美元投入,增幅超过1倍|科研圈日报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海外科研
美国计划对国家科学基金增加近 100 亿美元投入,增幅超过 1 倍
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希望在未来 5 年内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预算增加一倍以上。于当地时间 3 月 26 日提出的众议院法案得到了两党的支持,将把 NSF 的总体预算从目前的 85 亿美元提升到 2026 年的 183 亿美元。该法案还拟将在机构现有的 7 个研究和教育部门外设立第八个部门,称为科学与工程解决方案部门(SES)。其预算将从 2022 年的 10 亿美元开始,到 2026 年增长到 50 亿美元,以加速将基础研究转化为新技术和产品的过程。
此外,一系列现有的科学教育和劳动力培训项目将在该法案的 5 年期限内增长 50% 投入。其中,每年颁发的杰出研究生研究奖学金( prestigious 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数量将从 2000 个提升到 3000 个。该法案还将启动一项关于如何加强大学预科科学教育的十年期研究,以及另一项关于如何确保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后获得填补工业界高科技工作岗位所需的培训的研究。(Science News)
扩展阅读:
· 天文观测
地球上已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免受卫星光污染的影响
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分析,地球上可能已经没有地方能够免受太空垃圾和卫星光污染的影响,让天文学家不受干扰地观测星空了。该研究考虑了截至 2020 年的数万个太空在轨物体,其中尚未包括未来几年中各公司计划发射的数千颗卫星。此前,天文学家主要担心个别卫星的明亮尾迹造成光污染。作为回应,SpaceX 的工程师们已将其后续卫星调暗到第一批原型亮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新研究指出,地球上空卫星和碎片形成的“云团”散射的光线会整体影响大气层,并给夜空增加额外的背景光,从而淹没微弱的太空光学观测信息。计算得出,目前的在轨物体可能会增加大约 10% 的漫射光;而根据国际天文学联盟(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1979 年提出的建议,只有在光污染强度不到自然天光 10% 的地方,才能建造天文观测站。研究者称,随着空间越来越拥挤,这种影响的幅度只会变得更大。论文将于 3 月 28 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发表。(Science News,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生命科学
新研究首次发现天然淋巴细胞的骨髓外发育新路径
3 月 26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与法国马赛大学(Aix-Marseille University)团队合作所获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论文阐明了成年肝脏造血前体细胞向 1 型天然淋巴细胞(肝脏 ILC1,即肝脏定居 NK 细胞)的分化潜能及调控机制,揭示了天然淋巴细胞的骨髓外发育新路径,为阐释肝脏天然免疫优势状态形成原因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课题组通过比较胎肝、成年肝脏、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发现成年小鼠肝脏存在一群类似于胎肝造血干细胞的 Lin−Sca-1+Mac-1+ (LSM)细胞。体内转输实验证实其具有多种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发育潜能,并能通过中间过渡阶段细胞,定向分化成肝脏 ILC1。课题组还发现成熟 ILC1 细胞所分泌的 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可促进肝内 LSM 细胞扩增及其向 ILC1 分化。IFN-γ 信号缺失导致肝脏 ILC1 数量减少,而循环 NK 细胞不受影响。因此,本研究发现成年肝脏存在胎肝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具有向肝脏驻留 ILC1 的发育潜能,该过程受肝脏 ILC1 自分泌的 IFN-γ 信号正向调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cience)
· 材料科学
我国学者实现基于二维石墨烯的室温磁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闫文盛教授研究组与孙治湖副研究员合作,通过磁性金属原子精确可控掺杂的策略,实现了基于二维石墨烯的室温磁体。研究成果 3 月 26 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石墨烯在自旋电子学应用中非常有前途,但是如何实现基于石墨烯的室温磁体仍是巨大的挑战。在该项研究中,科研人员认为精确可控的磁性过渡金属(铁、钴、镍等)掺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研究组通过浸渍-热解法将 Co-N4 掺杂在石墨烯中。样品在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 0.11emu g-1,居里温度达到 400 K。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诱发石墨烯室温铁磁性的有效手段,并且为开发基于石墨烯的自旋电子器件创造了可能性。(科技日报)
· 机器人学
科学家开发能穿过血脑屏障的微型机器人,可携带药物抑制脑部肿瘤
具有自推进和导航功能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将药物投放至难以到达的身体部位,然而该技术面临一项主要难题,就是如何应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攻击。近日,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制造了一种微型机器人,能够穿过难以通过的血脑屏障,将药物投放至位于脑部的胶质瘤。
中性粒细胞能够在不被免疫系统探测的情况下通过血脑屏障,该研究将这种能力与磁性的微型机器人结合。含有肿瘤治疗药物的磁性纳米凝胶颗粒被包裹在大肠杆菌中,从而被中性粒细胞消化吸收,并减少药物在输送途中的泄露。微型机器人的磁性使得药物在体内的输送可被磁场控制,从而在脑部靶点处积累。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注射手段,微型机器人可以显著地抑制脑部的增生肿瘤。研究者预测,这项将中性粒细胞和微型机器人结合的技术在精准投放药物上有光明的前景。这项研究于 3 月 24 日发表于《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STAT)
· 医药产业
施一公联合创办公司诺诚健华上市后首份业绩公布
3 月 26 日晚间,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下称“诺诚健华”)发布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的 2020 年全年业绩报告和公司进展。报告称,去年公司收入及其他收益由 2019 年的 1.057 亿元增加至 2020年 的 2.727 亿元;亏损由 2019 年的 21.504 亿元减少至 2020 年的 4.643 亿元。
诺诚健华于 2015 年 11 月注册成立,自此开始自主研发创新药,公司由前 PPD 旗下保诺科技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前美国默克集团心脏病学研发总监崔霁松和中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联合创立。2020 年 3 月,诺诚健华在港交所上市。
诺诚健华在报告中称,随着奥布替尼于 2020 年 12 月 25 日获批上市,2021 年公司收入来源将更加多元化。此外,诺诚健华 ICP-192(gunagratinib)已在中国完成 I 期临床试验,显示良好的耐受性,II 期临床试验正在快速推进中。(澎湃新闻)
· 环境与生态
评估全球物种功能多样性流失造成的后果,寻找优先保护物种
虽然全球有大量的物种面临着灭绝的风险,但是人们对物种灭绝所造成的生态功能的流失却知之甚少。近日,爱沙尼亚共和国塔尔图大学(University of Tartu)的研究团队对全世界 7.5 万个物种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模拟了物种灭绝所造成的后果,结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研究人员对所有物种进行建模后发现,不同的物种承担生态功能的比例不同,少于一半的物种承担了 80% 的功能。之后他们又模拟了灭绝所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灭绝会对所有体型较大且生长繁殖周期长的物种造成更加严重的威胁。而这些物种通常具有维持土壤肥力、散播种子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研究人员还指出,物种的灭绝将会减少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福利。为了减少物种灭绝所带来的影响,应当优先保护那些功能上独一无二的物种。(爱沙尼亚研究委员会)
· 讣闻
沈善炯院士逝世,曾攻克金霉素合成打破美国垄断
3 月 27 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1 年 3 月 26 日在上海逝世,享年 103 岁。
沈善炯,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曾任中科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学部常委、学部主席团成员。其专长探索共生固氮菌与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在固氮遗传方面的成就为国际所公认,为奠定中国近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被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96 年)、陈嘉庚奖生命科学奖(1997 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 年)等。其早年在金霉素和链霉素生物合成取得重要理论突破,并参与指导建设华北制药厂,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显著改善了我国缺医少药的局面,对我国抗生素生产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报)
· 疫情通报
3 月 28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15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3 月 28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15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 8 例,内蒙古 3 例,四川 2 例,上海 1 例,湖南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8 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4 例(均为境外输入)。截至 3 月 28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0182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据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3 月 28 日 13:30(北京时间 3 月 28 日 20:30),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565,997 例,新增死亡病例 9,997 例:其中巴西新增确诊病例 84,245 例,新增死亡病例 3,650 例;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71,187 例,新增死亡病例 1,280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26,359,540 例,累计死亡病例 2,769,473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郑蕴仪、许楚楚、奚奇、曾从一、全季康、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END——
▽ 精彩回顾 ▽